2010 心得分享


文/顏瓊玉

夜上海是美麗的,外灘的氣派和往來名車襯著黃浦江對岸的東方明珠塔,褶褶生輝。燈光下,蘇州來的婦人在渡船碼頭打工,一個月工資一千五,她說她要等遊人都散去後打掃衛生間。上海留給我深刻的印象,它就像一個一夜之間長大的孩子,過去的模樣還沒褪去,已經穿上新裁的西裝在人群中觥籌交錯。

在上海這座城市的眼皮下,什麼事都可能發生,也正在發生。新舊貧富、外資台商和民工,還有中國政府做推手,上海的繁華終於超越台北,上海成為亞洲的新地標與新的指標城市,也爭取到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,主辦世博會,讓上海城的聲望攀上頂峰。

「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」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,世博會是參展國家展現國家實力的舞台,更是主辦國的舞台。中國已經擠身世界前兩大經濟體,我在世博會上看到是中國的獨秀,秀經濟實力和外交實力,硬實力和軟實力。

中國近年來有心擺脫「世界工廠」的惡名(或美名?),我在世博會雖然數次因中國遊客插隊而壞了興致,但對中國有能力管理如此龐大的博覽會感到驚訝,尤其是那一批訓練有素的大學生志工,他們親切有禮,讓我手中的地圖幾乎派不上用場。

印象深刻的是,我在晚上搭上園區的一班免費公車,一位要下班的志工也在車上,車上乘客多,她見司機應付不來眾多遊客的詢問,主動當起了「車掌小姐」,每一停靠站報上參觀資訊。她的服務,讓擁擠的公車不再鬧哄哄,遊客不再急著搶下車,前後車門前不再塞滿人,大家願意往車廂內移動,這是我在園區裡搭過最舒適的一班公車了。

「人力」也是國力的一種展現,今年的大學生已是「90後」的世代,雖然進入職場的「80後」頻傳抗壓性不足的社會事件,但我在園區感到「90後」旺盛的生命力,他們會帶領中國走向何方?他們會是中國從硬實力轉換到軟實力的重要關鍵嗎?

(作者是政治大學科管所98級研究生)

---
文/林易璇

我們從各種傳媒中,不斷接收到一項資訊:中國大陸日漸強大。但這項事實一直都沒有機會親眼見證。今年的中國大陸參訪之旅,除了原訂的文化創意和世博,其實我們在這十天的旅程裡,也親身體驗大陸的經濟與文化實力。

第一天抵達杭州,觀賞張藝謀執導的印象西湖山水實景演出。第一次看到這種表演,內心十分震撼與激動,但同時也在思考:「台灣是否也有能力做出這樣的表演呢?」接下來的兩天,我們一行人依序參觀中山北路創意街區、創意堂、絲聯166、浙窯陶藝公園、中南卡通、西溪創意園、杭州數字娛樂產業園,在這過程中,我們用自己的感官去體驗大陸如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。

位在中山北路街區上的創意堂,是一間創意商品集合展售店,架上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文創商品。在把玩商品的過程中,我看見好多似曾相識的圖樣與設計,不禁納悶地想著所謂的創意是什麼?也許大陸的原創能量還不足夠,但學習力或模仿力卻是驚人的。台灣即使有豐沛的原創能量,但是否真能抵擋以量取勝的中國大陸,是一個尚未得到解答的問號。

在所有文創園區中,我最期待的就是西溪創意園,腦中想像著可以看見許多知名創作者以及原生美景,可是到了園區後才發現事實遠遠悖離想像。自然美景環繞著一幢一幢的工作室,環境清幽,但人煙稀少。與經營管理單位對談後,才發現知名創作者的進駐可以為園區帶來名氣,但似乎是留不住軟實力,少有創作者長駐於此。即使制定相關規範希望留住創作者,但這些人的創意是否真能在園區內得到發揮,也是經營者值得關注的議題。

離開杭州,我們一行人拉車到上海。車子緩緩駛入張江高科技園區,第一站是位於科技園區內的河馬動畫。經營管理者帶領著我們,順著動畫產製過程依序穿梭於辦公大樓中。我們看見大陸創意人才的實力,同時更理解他們是如何經營管理一間動畫公司。緊接著參訪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,研究管理當局如何在高科技園區內打造文化創意基地。在北京完美時空上海分公司裡,科管所受到熱烈款待,經營者熱心分享成功秘訣與商業管理模式,對於學生們的提問更是有問必達。而接下來參訪的三間文創園區:濱江創意產業園、M50、1933老場坊,創辦人或經營者都相當樂於分享經營過程與成果。

從文化創意產業來看,上海的發展比杭州成熟,其擁有較長歷史及較豐的管理經驗。但兩地都面臨的問題就是內容不足。由於大陸文創園區數量快速成長,硬體發展迅速,但軟實力還來不及跟上,導致許多創意園區看起來跟蚊子館差不多。這也給台灣一個啟示,雖然我們也不斷高喊口號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,亟欲設立許多文創園區,不過更重要的是,該回頭思考台灣的「內容」是否紮根夠深、夠廣足以支撐這些園區。看到大陸許多文創園區的經營模式都差異不大,台灣是否有機會在經營管理模式上做創新呢?

接連四天的時間,我們都待在上海世博會。這四天的時間幾乎耗盡我們所有體力,一言以蔽之,就是一場「排隊、走路、看電視」的耐力賽。當我們還在台灣時,科管所老師就不斷提醒大家,「我們要看什麼?」不同於一般觀光客的觀看角度,我們必須心中帶著議題與疑問,去觀察、研究與學習這次的世博會。除了參觀各館,我們其實也在觀察當地的人民、策展動線及規劃,還有創新點。

這次的中國大陸參訪之旅,對我而言是一趟成果豐碩的旅程。我開始正視大陸的競爭,以及為台灣的未來感到憂心。台灣當然仍保有自己的優勢,但若不持續創新,終究將被大陸趕上。我們帶著問題飛到大陸,但可能帶著更多問題回來。我們的觀察和體會,以及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,將在成果發表會中展現。

(作者是政治大學科管所98級研究生)